电话:010-84842066
关闭
基础医学(基础医学院—专任教师) 面议 收藏 投递简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职位列表 > 职位详情

基础医学(基础医学院—专任教师)

面议
广东省-湛江市 | 不限经验 | 博士及以上学历
休假制度 综合补贴 五险一金
2024-12-04 更新 被浏览:
最近在线时间:2024-12-04 15:12
电话:0769****96201 微信扫码查看
地址:湛江市霞山区新园街道文明东路2号 查看上班路线
职位描述
招聘人数:1 人 到岗时间:不限 性别要求:不限性别 婚况要求:不限婚况

 引进人才类别及待遇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


类别

薪酬

(万元/年)

科研启动费

(万元)

安家费

(万元)

顶尖领军人才

面议

5000

1000

第一类别

特殊领军人才

不低于120

不低于1000

600

第二类别

学科领军人才

不低于100

500

300

第三类别

学科优秀人才

不低于80

300

200

第四类别

优秀学术骨干

不低于60

200

100

第五类别

优秀青年学者

不低于40

60

80

(二)优秀中青年博士人才引进待遇


类别

安家费

(万元)

科研启动经费(万元)

其他待遇

博士

(正高职称)

40

自然科学类:28-45

社会科学类:15-20

按东莞市、湛江市规定享受相关人才待遇;定编湛江校区额外享受1000元/月人才津贴。

博士

(副高职称)

30

自然科学类:18-35

社会科学类:9-15

博士

25

自然科学类:10-32

社会科学类:5-11

(三)博士工作站特聘研究人员引进待遇


类别

年薪

(万元/年)

科研启动经费(万元)

其他待遇

特聘研究员

45

45

可另外享受:业绩绩效(5万-10万)+年度考核绩效(5万/年)+住房补贴(1.8万-3万/年)

特聘副研究员

40

35

特聘助理研究员

35

25

(四)博士后入站待遇


年薪(万元/年)

科研启动经费(万元)

其他待遇

40—80

不低于20

可另外享受:业绩绩效(3-20万元)+住房补贴(不低于2.4万元/年)



求职提醒:求职过程请勿缴纳费用,谨防诈骗!若信息不实请举报。 010-84842066
该公司的其他职位
  • 教育事业
  • 高等院校
  • 1000人以上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列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 优秀 ,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5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进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简称CWUR)和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榜单,2021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3年获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总面积近2900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759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4640人,本科预科生25人,研究生3306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妇儿医学院、海洋与热带医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8个学院(部)。

学校现有普通本科招生专业36个,面向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在校生专业覆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4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省攀峰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省优势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省特色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省特色重点学科二级学科3个,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临床医学已进入全球前3‰。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8个,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4个。

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2个,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4个,广东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27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近三届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临床医学专业以有效期6年通过教育部认证。第一临床医学院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培育建设学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1910人,其中专任教师1411人,具有高级职称768人,占比54.43%;具有博士学位578人,占比40.96%。研究生导师共1490人(含校外基地),其中博士生导师94人,硕士生导师1396人,双聘、外聘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2人和讲座教授2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学校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8人,广东省教学名师7人, 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 省级培养对象14人,省 特支计划 人才2人, 扬帆计划 32人,南粤杰出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60人次,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中医7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

学校是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4 家依托单位之一, 与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华为等科创 高地 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牵头成立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湾区创新生态联盟和湛江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9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30个。 十三五 以来,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4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2244篇,出版学术著作207部,获国家专利授权387件,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

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专门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现有直属附属医院6所,其中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首批9家医院之一,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国家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专业24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含包括全科医学科在内的25个二、三级学科的规培资质认定)。有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14所,合作教学机构遍布我省各地,形成了良好的校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网络是广东教育科研网湛江地区汇接中心,全面覆盖湛江、东莞两校区和直属附属医院,校内数字信息点超过3万个,建设有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获批设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16万多册,电子图书161万多册,音视频材料9000多小时,订有纸质期刊800多种,可用中外文数据库30余个。《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葡萄牙、西班牙、芬兰、波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各类交流合作。先后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 一带一路 热带医学联盟、中芬应用型科学大学联合会,师生参与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活跃度逐年提高,先后获得欧盟 伊拉谟斯+ 高校能力建设及教师交流项目。学校于2010年起招收港澳台学生,2019年起招收本硕博层次来华留学生。

学校植根基层,薪火相传,厚德精医,形成了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鲜明的特色,获得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得到张德江、胡春华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充分肯定,称赞学校是 基层医生的‘摇篮’ 。

办学66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共培养输送了20余万名医学人才。学校生源充足,是广东省考生报考的热门省属本科院校之一。通过质量工程的建设,毕业生基础知识牢固扎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7.20%,在省内位居前列。2016年至今连续八年获得全国 最佳实践大学 殊荣,连续三届(六年)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金奖,四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近五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国家级180项、省级410项。学校团委被评为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

学校恪守 立志立德、求真求精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的精神追求,肩负 兴医强医、守护健康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 的责任使命,弘扬 严谨、朴实、仁爱、奉献 的校风,实施特色发展核心战略,坚持 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强校为要务,以社会服务为己任 的办学理念,立足广东,融入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致力于建设特色显著、同类前列、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崇高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深厚人民情怀,富有良好科学精神、创新素质、国际视野,具备坚实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厚实人文素养,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和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截至2024年10月)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至朋友圈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
生成职位海报
分享到朋友圈
手机扫一扫
随时随地找工作
简历投递成功
您可以在 个人中心 - 简历管理 - 我的简历 中查看您创建的简历
您可能感兴趣的职位:
关注微信公众号
投递结果早知道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博士研究生招聘网-杰出人才招聘管理系统上看到的
正在获取二维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客服服务热线
010-84842066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200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神州之窗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05968号

地址:博士研究生招聘网 EMAIL:job100zp@163.com

Powered by 100zp.com

用微信扫一扫